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“世界慢阻肺日”,今年的活动主题是“呼吸不畅,当心慢阻肺病”。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重症医学科9F病区主任张泽明教授指出,慢阻肺可防可治,早期预防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,应当引起足够重视。...[详细]
关注职场糖尿病,为幸福生活赋能...[详细]
9月29日是“世界心脏日”。近年来,心脏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青年人身上,心律失常正日趋普遍。根据2024年中国心律失常诊疗数据,我国每年有超1100万人次因心律失常住院,其中房性心律失常占比过半,且呈现年轻化趋势。...[详细]
肿瘤病灶发生脑转移切勿惊慌。神经外科专家李志强主任提醒,有肿瘤病史者一旦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视物模糊、偏瘫等症状,应尽快就医。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,不仅可以减轻病痛、改善生活质量,而且可以较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期。...[详细]
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、4A脑血管病一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强调,服药一定要遵医嘱,不要随意掰开药片,破坏药物结构和完整性。...[详细]
生滚、现烤、现炸、现泡……趁热吃趁热喝,真的“炫就完事”吗?...[详细]
随着秋冬季呼吸道疾病的高发,“宝娟嗓”又成为网络热门词汇。其实,它在临床上被称为“声音嘶哑”,简称声嘶,是喉部疾病最常见的症状,也往往是喉癌的早期表现,若持续两周未见好转,应提高警惕,及时到专业医疗机构检查治疗。...[详细]
近日,一位年轻的网红女歌手不幸罹患甲状腺癌上了社交平台热搜。她通过微博自曝患有甲状腺癌,手术后已恢复。作为头颈部最常见的肿瘤之一,甲状腺癌发病前后有哪些信号和症状,该如何治疗,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。...[详细]
骄阳似火的三伏天已在来的路上,桑拿天模式即将开启,这往往也是“冬病夏治”的好时机。在肌体和自然阳气最旺盛的时节,采用适当的治疗方式补虚助阳,增强抵抗力,治疗或预防在冬季频发或易加重的疾病等,以使冬之疾患,夏来解忧!...[详细]
食管癌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。在日常生活中,当吞咽食物常有哽噎感、异物感甚至吞咽困难,出现胸骨后疼痛等情况时,应务必引起足够重视,尽快就医诊治。...[详细]
鼻咽癌是好发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,其发病率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。日常生活中,如果出现频繁而不明原因流鼻血或涕中带血、耳鸣、颈部淋巴结肿大等鼻咽癌常见症状,应提高警惕,尽早就医检查。...[详细]
乳腺癌一旦发生脑转移后,选择头部伽玛刀治疗,可显著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。...[详细]

11月22日至23日上午,由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病学分会、上...【详细】


